地缘政治因素使跨境数据安全从技术问题上升为国际博弈焦点

推动“数据主权平等”原则落地,反对数据霸权和保护主义。各国应尊重彼此的数据治理主权,不干涉他国内政,不将数据安全问题政治化。同时,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规则冲突,如中美、中欧可建立跨境数据安全对话机制,就数据出境、执法协作等问题达成共识。企业层面,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主动分享数据安全管理经验,推动形成“行业自律+标准统一”的治理模式。如全球互联网企业联合发起的“跨境数据安全倡议”,制定了企业跨境数据处理的自律标准,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加入,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行业支撑。

地缘政治博弈给跨境数据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,但数据要素的全球流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国际社会需摒弃“零和博弈”思维,秉持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理念,通过多边合作构建开放、包容、安全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,才能实现跨境数据安全与发展的双赢。

当前,数据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,地缘政治因素使跨境数据安全从技术问题上升为国际博弈焦点。部分国家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推行数据保护主义,如美国通过《云法案》要求本土企业向海外调取数据时配合政府调查,引发与欧盟的司法管辖权冲突;部分国家则建立“数据盟友”体系,试图构建排他性的数据流动圈,加剧全球数据治理碎片化。

破解这一困境的核心在于构建多边协同的治理体系。首先,应推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主导制定跨境数据安全通用规则,平衡数据安全与流动需求;其次,鼓励区域间开展规则互认合作,如中国与东盟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“白名单”机制,简化合规流程;最后,建立跨国数据安全应急响应机制,针对跨境数据泄露事件开展联合调查和处置。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主动分享最佳实践,推动形成开放、包容的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格局。